|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中日問題不止於雙邊關系,東亞也尚未真正走出二戰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也是“九一八事變”94周年。


在80周年紀念之際,中國向全世界發出呼吁,強調堅持正確的二戰史觀,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戰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東方主戰場,這是不容否定的客觀歷史。而這其中牽涉到三個關鍵點:一、確認九一八事變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點;二、中國抗戰構築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東方主戰場;三、中國抗戰改寫了世界歷史。

然而,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前有美國防長公開聲稱“硫磺島戰役中,美日士兵的勇敢精神永載史冊”,後有歐盟高官無知發言“中俄為二戰勝利做出貢獻,這是什麼新鮮事?”……


二戰是20世紀人類社會最大規模的戰爭,它重塑了人類政治形態、軍事形態和歷史走向。對戰爭的記憶、歷史的解讀,既關系到話語權,也關系到戰後國際秩序的解釋權,更關系到人類社會如何面向未來。

因此,戰後80年,我們仍需不斷叩問:怎麼理解二戰?為什麼東亞歷史問題如此難解?在亞洲戰場,歐美、日本(专题)和受害國之間的關系是什麼?如何看待二戰、冷戰這兩個前後相續、明暗交織的線索?當然,這些問題背後都事關全世界期待何種國際秩序、如何超越殖民現代性敘事。

圍繞這些話題,清華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所教授、歷史系教授宋念申向觀察者網分享了他的獨到見解。

何謂二戰:自由世界之戰?反帝反殖民戰爭?

觀察者網:宋老師您好,我們先從近期的一些事情說起吧,最“熱鬧”的當屬歐盟外長卡婭·卡拉斯關於中俄在二戰中的歷史作用的“無知”發言。8月6日,美國駐華大使館官微發表了一則聲明:“八十年前的8月6日,美國日本結束了太平洋地區一場毀滅性的戰爭。然而八十年來,美國日本一直肩並肩扞衛太平洋地區的和平與繁榮。明天是反思和銘記的莊嚴的日子,我們向廣島人民以及他們傳達出的持久的和平與希望的信息致敬。八十年來,他們的堅韌激勵著世界,他們的和解精神加強了美日聯盟以及我們致力於和平與繁榮的共同決心。


今天,我們兩個國家作為密切的盟友站在一起,團結一致、目標明確地面向未來通過擁抱可能性帶來的希望,我們建立的伙伴關系成為了世界自由和進步的燈塔。”

這則聲明的表述令人產生倒錯感,甚至讓人以為美日是二戰盟軍。讓人想起您的文章《從長崎到密蘇裡號:日本的戰敗》,從一面美國國旗揭開美國對二戰東亞戰場的敘事邏輯,事實上也有日本學者指出“日本敗於中國,降於美國”,怎麼看美國針對二戰的這套敘事框架及其演變過程?


某種意義上,對二戰歷史的“扭曲”,對於後來中國、朝鮮(专题)半島、東南亞等曾被日本殖民的國家地區的追責與話語權造成什麼影響?同時,對被侵略國家內部的轉型重建、“去殖民化”進程是否也帶來影響?



宋念申:這個問題特別重要,裡面包含了好幾個可以闡發的層次。

首先從這份聲明說起。美國駐華大使館微博轉引的是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塔米·布魯斯在8月6日答記者問時的回答。我猜想那應該是一個預先設定好的問答環節,記者的提問並不是直接指向二戰,而是指向80年前美軍在廣島投下原子彈。布魯斯小心謹慎地照稿念詞,作了上述回答。

這讓我想起30年前的一個事件。1995年,二戰結束50周年,位於華盛頓美國國立史密森尼學會航空航天博物館策劃了一場關於原子彈的展覽,名為“艾諾拉?蓋50周年紀念特別展”,艾諾拉?蓋就是當年承擔廣島核打擊任務的那架飛機。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4...9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7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6 秒